秋冬季,高血压患者莫大意!

2023-10-11

近年来,我国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。根据最新的中国高血压年会调查数据显示,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.3亿,成年人中高血压占比约为33.33%。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,其并发症对人体有严重危害,在规范治疗的同时,也需要患者积极配合,加强自我健康管理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血压一般呈现秋冬季节偏高,春夏两季偏低的特点。高血压患者换季时节要规律监测血压,尤其是气温波动较大时,增加血压测量频率,及时了解血压变化。今天一起来了解高血压那些事儿。

一、高血压是如何确诊的?

在静息状态下,非同日三次测量收缩压≥140 mmHg和(或)舒张压≥90 mmHg者,可确诊为高血压。

以诊室血压为主,需要注意白大衣高血压与隐匿性高血压对诊断的影响。

血压也会随时间波动,通常日高夜低,冬高夏低。

二、高血压如何分类?

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。

原发性高血压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,病因尚未明确,90%以上患者属于此类,通常可控制但不能完全治愈。

继发性高血压病因明确,高血压为临床表现之一,其病因消除后通常可治愈。

三、高血压一定有症状吗?

不一定。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,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,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头晕头痛、颈项板紧、疲劳、烦躁、心悸、失眠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减退、肢体麻木、出血、夜尿增多等表现。

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,清晨活动后血压可迅速升高,出现清晨高血压,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清晨。

四、高血压危害及早期控制血压好处?

无论有无明确病因及自觉症状,长期血压升高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,可引发高血压脑病、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脑卒中、眼底出血、肾功能衰竭等。

及早发现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,就能尽量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。

临床研究表明,收缩压或舒张压每降低10 mmHg或5 mmHg,脑卒中发生危险即可下降35%至40%,心肌梗死发生危险下降20%至25%,心力衰竭发生危险减少50%。

五、高血压危象应如何应对?

高血压患者在一定诱因下血压突然显著升高,伴有心、脑、肾、视网膜等重要靶器官功能受损的表现,为高血压危象。

可出现剧烈头痛、呕吐、心悸、眩晕等症状,严重时会出现神志不清、抽搐、中风、心梗、肾衰等。

出现高血压危象,应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快速、平稳、可控降压,减轻靶器官损害,寻找病因。

家属应首先为患者测量血压,拨打急救电话,在就诊前切忌自行服用降压药。若血压骤降,无法控制降压速度,可能会诱发休克、心肌梗塞、脑梗塞等严重并发症,风险较大。

六、原发性高血压如何治疗?

原发性高血压以控制血压,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为目标。

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降压目标与降压方案,控制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,指导患者改善生活行为。

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取决于病情,而非有无临床表现或自觉症状。

七、高血压患者应如何生活调理与预防?

高血压预防以积极调节生活方式为主:早睡早起、限制钠盐摄入、适量运动、减轻体重、戒烟戒酒、保持乐观心态等。

高血压患者在生活调理的同时,应在医生指导下监测血压,坚持服用药物,定期就诊,调整治疗方案。

 

来源:北京中医医院

分类检索

中医养生高血压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