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疲惫怎么办?小心气虚找上门

2023-11-23
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“百病生于气”。中医理论认为,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,有推动、温煦、防御、固摄、气化、营养的生理功能。

现代社会中,很多人由于压力大、生活作息不规律等“耗气”因素,出现疲乏无力、少气懒言等气虚症状,这类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。

下面将从人体五脏着手,分析过度“耗气”会导致的后果,以及如何针对气虚进行养生保健。

脏腑之气可能虚

1、脾气虚:表现为腹胀、食后尤甚,口淡乏味,大便溏薄,少气懒言,肢体倦怠,面色萎黄或淡白,消瘦或肥胖等,子宫下垂、胃下垂、月经淋漓不尽等。

2、肺气虚:表现为咳喘无力、咯痰色白清稀,面色淡白,少气短息、动则益甚,声低懒言,自汗(无明显原因而于白天出汗),畏风,易于感冒等。

3、心气虚:表现为心悸怔忡,胸闷气短, 自汗,面色淡白等。

4、肾气虚:表现为精少不育,经少或经闭不孕,早衰,腰膝酸软,耳鸣耳聋,发脱齿摇, 健忘恍惚,神情呆钝,足萎无力。肾气不固者在肾精不足的基础上,常有小便频数而清,遗尿,或夜尿频多,男子遗精早泄;女子带下量多、清稀,或月经淋漓不尽,或胎动易滑等。

肝之五行属木,具备生发之性,故临床常见肝郁气滞、肝阳上亢等症,而气虚较少见。

需注意,以上4种类型,其症状不只单独出现,也可能会有两种或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情况,此时应综合考虑,可能是心脾两虚、心肺气虚、肺脾气虚、肝郁脾虚等证型。

“耗气”行为要避免

有上述气虚症状者需格外注意,在根源上杜绝“耗气”行为的发生。

有些人的气虚是由于素体久虚、禀赋不足、久病失养、年高体衰所致,但更多的是日常的某些不良行为所致,如熬夜、久卧、饮食不节(包括过饥、过饱或饮食偏嗜)、劳倦过度、多思多虑、房事不节等。

还有传言称“气从口出”,说话越多,“耗气”越重。诚然,长时间大音量说话,比如讲课、演讲、唱歌等可能导致气虚。所以,工作与“说话”相关的从业人员,要留意自己是否处于气虚状态,一旦出现气虚相关症状,需及时休息,避免过度“耗气”。

对症“养气”有方法

1、规律作息,调理肺气

作息需要顺应自然,根据季节气候、昼夜晨昏,适时调整衣食起居,保护正气,避免邪气侵害,调畅情志。

锻炼要适度,做到“形劳而不倦”,锻炼要循序渐进、持之以恒。

2、药膳食补,滋味相伴

(1)壮医“补谷健脾汤”

【材料】:党参30克、山药30克、麸炒白术10克、陈皮6克、蜜枣10克、猪排骨500克

【用法】:猪排骨焯水后,与其余药材放入锅中,炖煮1~2小时后即可食用。

【功效】:健脾益气。

(2)地仙煎

【材料】:山药500克、杏仁粉20克、牛奶400毫升

【用法】:将山药煮熟后捣碎,加入杏仁粉、牛奶,小火慢煮20~30分钟,每次服用一小碗。

【功效】:补益脾肾气阴,润肤养肌。

(3)参芪蜜茶

【材料】:黄芪5克、西洋参5克、蜂蜜适量

【用法】:将黄芪、西洋参煎水,茶温后加入蜂蜜,搅拌均匀即可服用。

【功效】:益气、生津、润喉。

来源: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

分类检索

中医养生

相关文章